当领导布置了一个根本无法完成的KPI时

日期:2025-05-15 15:23:40 / 人气:21

"今天不准备长篇大论,说一个昨晚微博上看到的故事。
  
  大意是JD为了在外卖业务上和行业老大竞争,挖来的核心高管杨文杰Frank,突然被调岗到了一个边缘部门。
  这事很离奇,Frank之前是美团的元老级员工,美团外卖业务发展部的总经理。挖他来自然是为了和美团分庭抗礼的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  这会儿大江突然发配宁古塔,一定是发生了啥。
  然后自媒体一八卦问到了如上结果:会议上因为目标上的差异,据说Frank当场怼了老板「拍脑门做决策」,老板情绪上不能接受,自然就调任了。
  我其实还挺难理解这事情的,理论上说,作为老资格的金领打工人Frank不会没有意识到当面顶撞老板的风险。
  美团也不是那种扁平化机构,没有层级,开会时候大家可以直言不讳怼老板的企业氛围。
  可能是真的不想干了?
  咱不考证这件事的真伪,但拨开JD、美团、东哥、Frank这些人名,这也是的确是一个经典话题:向上管理。
  在讲员工管理的时候有一句俗话是:表扬要公开,批评要私下。
  这话不一定对,在个别情况下,公开批评,也是需要的。
  但它有其基本的逻辑:
  公开表扬给下属更多荣誉感和责任感,也激励了其他团队成员。
  私下批评给了员工最大的安全感,可以让他把关注点集中在具体问题上,而非聚焦在自己的羞辱感,或者激发对方的反抗情绪。
  向上,向下沟通本质应该是一样的。
  做管理的,不能因为我职级更高,就可以以更粗暴的方式去沟通;也不应该因为自己职级低,就妄自菲薄忽视自己的价值。
  说服高管和说服下属,都需要证据、数据以及情绪的关怀。
  这里我推荐一个:E2C2沟通原则——Evidence + Effect + Change + Continue
  1) Evidence 证据
  网上有一个流行的阿里味段子,大家可能都听过,我还是摘一小段:
  我对你是有一些失望的。当初给你定这个级别,是高于你面试时的水平的。我是希望进来后,你能够拼一把,快速成长起来的。xx这个层级,不是把事情做好就可以的。你需要有体系化思考的能力……
  这段话术饱受打工人的诟病,其实就是沟通中缺乏证据,这段话你扔给谁,似乎都说得过去。这种通用话术没有价值。
  如果我们的领导在批评我们时,没有具体的案例,用的话术是:我觉得你工作态度有问题;我觉得你心态不对;我觉得你不够努力……
  这就可以当没听过。
  因为这不是建议,这是评估。
  这甚至不是对事情的评估,而是对人的评估。这种评估对被评估者的价值很有限。
  向上沟通也是如此。
  「拍脑门决策」这事情在很多公司都很常见,但是你放在公开会议上用这个词去怼老板,大概率是很难让老板自己情绪稳定的思考自己错在哪里的。
  2)Effect 影响
  有了事实,并不够,还要指出这带来的影响。
  顺着上面的案例,老板肯定是既要又要还好的。
  如今的老板,就算你给了上中下策,他是不选的,大概率会让你整合一下方案,用下策的预算,做到上策的效果。
  
  这时候,我们除了拿证据外,还需要指出「影响」。
  举个例子,很多企业因为目标设定过高,会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,最后反而放弃争取。也可能会因为目标的不合理,导致人才的流失,或者一些员工为了完成任务,做出一些不合规的行为。
  这些潜在的影响,是要告知老板的,否则老板就会觉得,上中下策一整合,整下来的都是每一策的优点,没有任何缺点。
  3)Change 改变
  有了证据和影响,仍然不足以称之为建议,到现在为止,这叫控诉。
  你拍了这么高的业绩目标,做不到导致团队人心涣散,你付得起这个责任吗?
  绝大部分老板,尤其是刘强东这样从底层做上来的老板,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,是很难接受质疑的。
  所以,我们还需要提供「改变」的方案。
  所以这种事最好的沟通方式,大概是拿着具体的数据和案例,提前和老板在会前沟通,把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,最好是2-3套方案:
  这个目标很难达成,我认为更合理的目标应该是……
  这个目标很难达成,但如果我们能拿到A资源,那么可以争取一下;
  如果拿不到A资源,B资源和C资源叠加在一起,也可以争取一下;
  对老板要像对孩子一样包容,大概率老板是不会接受第一种选择的。
  我遇到了太多老板,他们的风格往往是:
  不要和我说做不到,但你可以说要做到目标,你需要什么资源。
  这已经是好老板了。毕竟在业绩的拉锯战上,我总想给团队多争取一些收入,而老板总想给团队多安插一下业绩指标。
  他不能充分信任我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  所以,我们要像对孩子一样包容,就像我和女儿说的:
  
   去外地看张远的演唱会时间不够;还是等他来上海开演唱会吧;
   你如果非要去的话,要不你考上三公,我就带你去。
  
  4)Continue 继续
  最后,向上管理本质上是信任的搭建。
  这是一件长期的事情。
  作为打工人,无论我们多么有理有据,也没办法保证上司和老板们就充分信任我们。
  毕竟大家都是老油条了,数据的解读,案例的解读,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。
  所以,管理好老板的预期,需要我们花时间花精力反复沟通的,老板关注什么,我们能给到什么。
  这些绝对不是我们每周和老板开两次会,能够实现的。
  苏轼早年有一句名言,你要学诗,功夫在诗外。
  同样的,我们要向上管理,要想赢得老板的信任,想要在会议上得到老板的支持,功夫也在会议之外。
  "

作者:汇丰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汇丰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