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导体公司各寻出路:跨界整合成趋势
日期:2025-08-14 21:54:16 / 人气:19

当下的半导体行业面临多重压力,IPO通道收紧、资本退出困难、行业竞争激烈且市场环境下行,腰部中小企业生存艰难。在此背景下,这些企业另辟蹊径,被上市公司并购、开展跨界合作、尝试“借壳上市”等探索与突围之举成为行业趋势,一场关于生存与转型的深度求索已然开启。
行业困境与转型背景
自2022年下半年新一轮产业下行周期开启,半导体行业进入调整阶段。“内卷”现象严重,绝大部分企业业绩承压,运营压力陡增,业绩指标与营收成长性难以达到监管要求。多重因素叠加,导致企业上市难度攀升、资本退出渠道收窄、估值与市值倒挂等问题集中爆发,IPO门槛持续提高,一级市场投资陷入“资本寒冬”。中低端芯片市场沦为恶性竞争的红海,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小型企业逐渐“暴雷”。市场的残酷考验倒逼企业寻求破局之道,腰部半导体企业一方面开源节流,另一方面探索“抱团取暖”,开展资本层面的深度合作,跨界合作成为重要方向。
跨界合作案例
矽睿科技:曲线上市
矽睿科技是专注于MEMS智能传感器设计与方案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,产品涵盖多款MEMS传感器,覆盖智能汽车、消费电子等核心赛道,并布局新兴领域。但该公司长期面临投资人退出诉求和融资需求压力,2021年和2023年两度启动上市辅导均未成功。此次,矽睿科技拟协议收购安车检测实控人贺宪宁所持股份,并获得剩余股份表决权委托,将成为安车检测控股股东。安车检测近年经营持续恶化,为矽睿科技提供了“低价入主”契机。此次交易有助于双方产业协同,安车检测可借助矽睿科技技术升级检测设备,矽睿科技能通过上市公司平台加速传感器落地。若后续安车检测反向收购矽睿科技核心资产,矽睿科技可依托上市平台融资、并购,巩固在车规MEMS领域的竞争力。
万通发展:切入高速互联芯片赛道
万通发展起源于房地产领域,后开启转型之路。此前筹划进军光通信行业失败,此次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取得北京数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62.98%股权,数渡科技成为其控股子公司。数渡科技是国产高速互联芯片领军企业,核心产品PCIe高速交换芯片应用于服务器、AI计算及存储领域,填补国内空白,已进入头部客户导入阶段,还布局了CXL和车载互联芯片研发。尽管数渡科技目前持续亏损,但所处赛道前景广阔。万通发展传统房地产主业面临困境,此次投资为其切入高壁垒的芯片领域提供契机,借助国产替代机遇提升长期发展质量。数渡科技获得资本加持,解决资金压力,加速技术落地与规模扩张,提升在国产替代浪潮中的先发优势。
绿通科技:布局半导体新赛道
绿通科技长期深耕场地电动车领域,但近年来受行业竞争、增长瓶颈和美国市场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,业绩持续下滑。自2023年起,公司联合设立产业基金,布局新能源、新材料及先进制造领域,为转型做铺垫。此次拟使用超募资金5.3亿元收购并增资江苏大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,交易完成后将持有大摩半导体51%股权。大摩半导体专注于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,产品覆盖主流品类,支持最高14nm芯片制程工艺,客户资源优质,部分自研设备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。大摩半导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,而绿通科技借此机会切入半导体赛道,实现业务结构转型升级。交易对方做出业绩补偿承诺,若大摩半导体完成业绩承诺,将对绿通科技业绩增厚效果显著,推动其战略转型。大摩半导体获得资本注入,突破发展瓶颈,有望从细分领域头部企业向更具规模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跃升。
跨界与同行整合对比
当前半导体行业跨界收并购和合作案例不断涌现,成为行业趋势。一方面,半导体技术应用领域拓展,吸引其他行业企业收购或合作,获取技术实现升级;另一方面,半导体企业借助外部资本和产业资源,加速研发和扩大市场份额。这种趋势能带来技术创新、产业升级和行业整合等价值。
然而,同行整合收购屡遭滑铁卢,如英集芯收购辉芒微、新相微收购爱协生等均失败。原因包括估值分歧与利益博弈,同行企业处于相似环境与发展阶段,估值易产生分歧;行业周期与市场风险考量,当前行业下行周期使企业对同行整合收购更谨慎;技术与业务协同难题,同行企业在技术路线和业务模式上存在差异,整合实现有效协同不易。
行业态势与未来挑战
半导体行业呈现“同行整合遇阻、跨界整合崛起”的态势。在市场内卷趋缓、资本寒冬未散的当下,腰部企业聚焦跨界整合这一生存路径。但跨界之路充满挑战与风险,从估值平衡到技术协同,从资源整合到文化融合,每一步都暗藏玄机。如何在跨界浪潮中规避陷阱、实现真正的价值共创,是腰部企业生存的关键,也将持续影响行业格局的重塑。
作者:汇丰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良品铺子宣传花生现常识性错误08-31
- 印乐上任首月:少林寺的 “去商业...08-31
- 印乐上任首月:少林寺的 “去商业...08-31
- 新一轮城市竞争:从 “单打独斗”...08-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