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兴南湖机场通航:长三角航空格局新变化与全国机场布局新趋势

日期:2025-09-30 10:21:02 / 人气:26



在苏州因“苏州梅友机场”戏称引发对机场建设关注的同时,嘉兴南湖机场于今年8月完成验证试飞,9月通过行业验收,计划年底正式通航,这一事件在长三角航空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其在航空资源密集地带拔地而起,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战略布局,也对我国机场建设和区域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。

嘉兴南湖机场:差异化布局下的航空货运枢纽

落地背景与建设历程

嘉兴南湖机场并非新建,而是改扩建而来。其方案自2008年请示上报,历经十多年,于2021年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。它坐落于长三角机场密集区域,北有无锡硕放机场,南有杭州萧山机场,东北方向有上海虹桥、浦东两大国际机场,在这样的环境下建成,既有着历史发展的推动,也与周边城市机场资源形成差异化布局。

差异化定位与功能优势

作为长三角地区首座、全国第二座专业航空货运枢纽,嘉兴南湖机场走“客货并举、货运为主”的差异化道路。其机位配置中,56个机位中有33个为专用货机位,占比近60%,且通过“前店后仓”模式实现货物快速集散。这一功能定位填补了长三角航空物流的短板,满足了当下及未来持续增长的航空货运需求。

经济与产业带动效应

从经济需求来看,我国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,高技术、高附加值产品对航空运输的时效性要求极高,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我国两大制造中心,对航空货运的需求更为迫切。嘉兴南湖机场所在位置正是长三角制造业密集区,能够为上海及周边航空货运业务提供新的选择,为上海国际货运枢纽起到有益补充作用。

同时,这种专业航空货运枢纽的定位也为当地临空经济发展提供契机。以嘉兴南湖机场为核心,嘉兴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,聚焦航空物流、跨境电商、生物医药三大产业,预计到2035年,临空经济区有望贡献全市15%的GDP。该机场的建设也是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的一环,符合《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》中对航空货运和机场建设的要求,有助于强化国际枢纽机场与周边干线、支线机场协调联动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。

全国机场布局:中小城市成新机场建设热点

中小城市机场建设热潮

除了嘉兴南湖机场,2024年以来,已有至少10座新机场或获批、或开建、或验收、或通航,且大部分坐落于中小城市,填补了相关地区此前无机场的空白。如今年8月江西赣州瑞金机场通过行业验收,让赣州成为中部唯一的双机场城市,与赣州首座机场黄金机场形成错位布局,赋能当地文旅业;今年7月东北小城鹤岗获批建设4C级民用运输机场,旨在便利石墨产业运输和外销、推动文化旅游业增长等。

机场布局规划与意义

这些新机场的布局符合《“十四五”民用航空发展规划》的方向,即加快枢纽机场建设、完善非枢纽机场布局、提升存量设施提质增效等。从经济角度看,它们填补了地方航空资源的空白,起到改善民生、赋能文旅业、促进区域协调等作用。位于超大城市周边的机场,如广州新机场、嘉兴南湖机场,起到为现有枢纽机场分流、错位联动的作用;部分机场主打货运功能,客运为辅,如宝鸡机场和嘉兴南湖机场。

未来机场建设趋势

相关研究表明,机场的建设运营对周边地区起到一定经济集聚作用,越是在相对偏远地区,机场建设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更加明显。李晓津认为,今后新的民用运输机场会更多建在相对偏远的地区,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大规模建设民用运输机场的时期已经结束。不过低空经济将接力下一棒,更多通用机场将落地超大城市,同时在西部地广人稀的片区,也会布局更多通用机场,满足农业、旅游业等领域的运输需求。

嘉兴南湖机场的通航是长三角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,其差异化定位和功能优势为区域航空物流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而全国范围内中小城市新机场的纷纷布局,也体现了我国机场建设朝着更加均衡、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,未来机场建设将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。

作者:汇丰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汇丰娱乐 版权所有